“2018年CBA选秀大会,吉林农商银行选择,来自NBL联赛的姜宇星。”当姚主席徐徐打开吉林队总经理递上的第一封选秀结果信函时,本届CBA选秀大会状元人选正式出炉。
继方君磊、郭凯以及陈盈骏之后,姜宇星是CBA历史上第4位选秀状元。在NBL联赛,年仅23岁的姜宇星是不折不扣的明星球员,他曾以出众全面的数据当选2014年NBL联赛本土MVP。
选秀大会前,由于征战NBL联赛,姜宇星没有加入此前进行的体测以及分组反抗赛,以“空降兵”的身份当选新科状元,几多让早早进入训练的球员以及媒体有些意外。
被选中的14名球员,其中5名来自NBL联盟,3名是大学生球员,剩下6名球员为各家CBA俱乐部预备球员。
巧合的是,前三家俱乐部选择的球员无一例外,全部来自NBL俱乐部。此前被众多媒体看好的大学生球员王思奇以第5顺位被青岛选中,万圣伟仅以第38顺位遇上选秀末班车,加盟传统权门广东宏远。
今年,共有50名球员报名加入了选秀大会,追平去年的报名峰值,14名球员的入选,缔造了选秀大会建设4年来的新高,单从入选数据上来看,选秀大会正在从“走过场”向“挖掘人才”进行转变,然而,参选的众多球员中,尤其是一些俱乐部推荐球员仍有很大比重的是“重在加入”。
“选不中”在他们眼里,已经成为一定。
除去像姜宇星一样加入NBL角逐的球员之外,50名报名参选球员中真正来加入选秀日体测的只有39名球员。在基础的耐力与力量两项测试中,仅有20名球员“顺利”加入,而其中可以到达及格线尺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。
另外,不少球员面对力量测试望而却步,80公斤的卧推以及100公斤的深蹲,个体球员甚至没有做出实验就早早弃权放弃,最后在小我私家结果单上被印下0的尴尬数据。
这些球员更多是来自各家CBA俱乐部青年队,加入选秀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完成一份俱乐部给的任务,结果对于部门球员来说无关痛痒,更不会想到通过选秀能让自己在篮球门路上找到更好的时机。
“选秀大会报名开始的前两三天我才得知俱乐部让我去加入的消息,既然俱乐部让我来那我就来了。”聊到如何想要加入选秀大会,一名CBA俱乐部推荐球员这样说道。
这样的球员不在少数。
对于NBL与大学生球员来说,选秀大会是一个可能资助自己圆梦进入海内职业联赛的舞台,而对于这些“完成任务”的“科班生”来说,这只是他们听从领导部署的一趟“面子工程”之旅。
相反,NBL以及CUBA出来的球员却泛起完全差异的状态。对于大学生球员们来说,选秀大会是他们进入职业联赛的唯一平台。
选秀大会经历的第4个年头,篮协与CBA公司的配合联手之下,选秀模式已经日益趋近职业化。对于新生球员的保障,CBA公司已作出比力合理化的调整。CBA首位状元方君磊退役后卖书的尴尬局面,或许率将不会再度上演。
但是,CBA选秀大会,仍处在低级的上坡试错阶段。当俱乐部推荐不再是参选球员的“副本任务”,当大学、NBL以及港澳台球员可以完全占据50名席位,当首轮选秀名额可以被占满,当山东、辽宁这些传统强队不再做出弃权。那么选秀大会将会真正发挥了他存在的价值。(胡骏)
评论正在加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