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的王先生在再起路开了一家彩票店,久而久之,一些熟客和他混熟了,各人相互加了微信。厥后,有的彩民开始在微信上下单买彩票,事后结账。
但今年,一位彩民下单了7万多元的彩票后,竟然“跑路”了。
王先生说,他是2013年8月租得再起路这家店面从事体育彩票销售业务的。厥后,他认识了金某,金某89年生人,是个狂热的彩迷,经常购置种种体育彩票。
一开始,金某均以现金就地支付彩票款。但等和王先生熟了之后,双方加了微信,金某就开始以微信文字或语音方式下单,要求王先生打印出其选好的彩票,彩票款在事后以银行转账方式不定期支付。
“他买的金额蛮大的,经常是成千上万元,”王先生说,因为是“大客户”,王先生还每次返还购置金额的百分之三的钱。
其中自2014年12月16日至2015年1月5日,金某共到王先生店购置彩票15张,共计金额73954元。
凭据王先生提供的微信聊天纪录,金某隔不了一两天就要来买彩票,其中一次最高买了11600元,少的时候一张也要千把块。
但王先生说,厥后金某还了他3万多元后,就没了下文,再找他,已经没了人影,一探询,金某居然躲到了珠海去。王先生将他起诉到了法院。
法庭上,王先生体现他三番四次要债,但都没要到,2015年3月8日,他通过微信向金追讨剩余欠款:“你知道欠我这3万对我来说,这3万有何等重要吗?”金某则回复:“别说三万那汇你的五千我也是硬借的……再年过完了能让我好好去赚点钱再还你吗?”
2015年3月12日,王先生又通过电话向被告追讨剩余欠款:“你欠我的3万钱总要有个期限吧,什么时候还我我心里总有个数。”金某回覆:“ 我现在也确定不了,我说6月底给等6月底还不了你又要说我了……”
在法院开庭时,金某仍然身在外地,没有现身。
最终,法院结合微信、电话纪录等,认定了借款事实,判决金某应当10日内送还王先生3万元。如果没能履行,则加倍支付延期的利息。
评论正在加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