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莫斯科出门采访,乘坐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铁。莫斯科地铁既是廉价高效的交通工具,也是一座历史和艺术的博物馆。
▲莫斯科地铁线路图自带催眠属性。
莫斯科地铁始建于1932年,由于莫斯科河在市中心拐了个弯儿,地铁为穿过河床同时也是为可能发生的战争考虑,都修建得很深,大部门地铁站都在地下几十米。最深的胜利公园站离地面100多米,自动扶梯如同西方神话里的通天塔一眼望不到头,从站台坐到地面要3分多钟。
穿梭在幽深的地铁站里,现代人很难想象在80多年前,在极为艰辛的条件下,数万名忠诚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如何用铲子、镐头和手推车,开凿了这叹为观止的地下奇迹。到1941年卫国战争发作前夕,莫斯科已经有了四条地铁线,战争期间,许多站台成为防空洞,历经德国空军无数次轰炸都平安无事。
现在,莫斯科地铁有数十条线路和近两百个车站,一天可以运载900万人,单程票为55卢布,约合人民币6元,不限时间、里程。地铁每3分钟一班车,且线路营运时间从早晨5点到凌晨1点,基本上任何时间去任何地方都能靠地铁实现。
庞大的地铁网络如同地下迷宫,曲折的通道、错综庞大的换乘站,让人有种时空穿越的感受。但当你熟悉了莫斯科地铁就会爱上它,它的内涵比无穷的输送能力还让人难忘。
莫斯科地铁站的命名都很有寓意,许多以俄罗斯历史名人和东欧名城命名,好比伏龙芝站、罗蒙诺索夫站、布拉格站、伏尔加站,此外另有十月站、游击队员站等。地铁站内大多是沙俄式穹顶,并悬挂奢华的老式吊灯,华美堂皇宛若宫殿。
每个地铁站都铺有彩色大理石,墙壁镶嵌花岗岩、陶瓷或五彩玻璃浮雕,有的则是雕塑和壁画。好比革命广场站的每个廊柱,都嵌有苏联时期各行业建设祖国的铜像,真人巨细的雕塑目光凝重,意志坚定。基辅站是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巨幅彩绘,斯摩棱斯克站则有描绘斯摩棱斯克战役的大理石浮雕……
有一天下午,我在列宁图书馆站转车,这一站有4条线路交汇,拐进一条通道,传来《四季》的悠扬琴声,以为是站台广播在播放交响乐,走了许久才发现,一个艺人在通道的尽头拉小提琴,琴声沿着幽深的地下长廊发生了奇妙的共识,在络绎不绝的人群中,似乎时空都静止了一般。(文、图│ 刘 真)
评论正在加载...